湖北省阳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川率队莅临供广肉类智能市场考察指导

时间:2025-11-14
发布:供广深圳肉类智能交易市场
浏览量:142次

      11月11日下午,湖北省阳新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川率队莅临供广深圳肉类智能交易市场考察指导。同行人员包括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吴炜、副主任柯于烜,阳新农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阳新农发集团”)总经理梁传丰,以及武汉宜速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宜速鲜”)总经理魏斌。供广肉类智能市场董事长陈伟峰携公司同仁全程陪同,各方围绕“先筑基础、后聚合力”的肉类产业协同路径深入洽谈,共绘合作蓝图。


      卢川县长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供广白条交易大厅、大型分割车间及家禽牛羊交易区。考察中,供广整洁规范的作业环境、先进的智能化软硬件设施,以及从入场检测到加工配送的全流程严苛标准,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作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肉类供应的重点平台,供广肉类智能市场以“打造智慧肉类流通标杆、守护市民餐桌安全”为核心定位,构建的“智能交易+标准化作业+全链路溯源”特色模式备受肯定。其自主研发的智能交易平台实现数字化高效结算,溯源系统保障肉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更凭借参与编写《零售生鲜产品统一编码与标识规范》等多项国家团体标准,作为主要参编单位编写《畜禽屠宰加工环境微生物采样技术规范》《肉品溯源数据接口规范》《猪肉分割配送质量管理规范》等行业地方标准的扎实实践,以及“全国牛肉质量分级试点单位”的行业示范定位,成为肉类产业标准化升级的典范。



      座谈会上,陈伟峰董事长从行业背景、核心优势、社会价值及发展规划等维度,全面介绍了供广肉类智能市场的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供广在智能交易、溯源技术、标准建设等领域的硬实力,以及拓展产业链合作、完善冷链配套的发展方向。卢川县长则详细介绍了阳新县的产业优势:作为“鱼米之乡”,阳新农业资源丰富,拥有多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建成了覆盖全域的完善冷链物流网络,更以“一片叶、一篮果、一只屯鸟、一条鱼”等特色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作为阳新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阳新农发集团实力雄厚,农业基础扎实,并肩负着整合县域农业资源、保障农产品供给、推动产业标准化升级的重要使命。依托阳新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集团已建成多个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从种苗培育、饲料供应到养殖管理均执行严格标准;同时联动全域冷链物流网络,构建起“源头可控、流转高效”的农产品供给体系,为优质食材输出提供坚实保障,是阳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主力军”。


      深耕武汉肉类流通市场十余年的武汉宜速鲜,凭借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构建起强大的产业竞争力——采购端精准对接产地资源,加工端实现精细化处理与品质把控,配送端依托高效物流网络覆盖全域,销售渠道深入武汉各类商超、餐饮机构及团餐单位,形成“采、加、配、销”一体化成熟运营模式,成为武汉区域肉类流通领域的标杆企业。


      阳新农发集团的优质产地资源与武汉宜速鲜的流通运营能力高度互补,二者前期的强强联合,既能激活阳新农业潜力,又能夯实供应链基础,为后续更高层次合作搭建稳固平台。


      阳新农发集团与武汉宜速鲜“产地+流通”的先行合作框架,与供广肉类智能市场的平台优势与经营模式完美契合。后续供广可凭借其大湾区市场渠道、智能化交易体系及行业标准引领能力,发挥先进经营模式与高效专业团队等优势为合作提供重要支撑,实现“阳新产地与资源优势+宜速鲜加工与渠道优势+供广平台与运营优势”的三方联动。这种“先筑基、再聚能”的分阶段合作模式,不仅能推动阳新农业提质增效、拓宽企业发展空间,更能为大武汉及粤港澳大湾区肉类供应保障注入新动能,最终实现产地、企业与市场的多方共赢。



      卢川县长对这一分阶段、强协同的合作规划表示高度赞同。他强调,阳新县政府将始终当好“服务员”与“护航员”,从政策支持、资源协调、要素保障等多方面发力,为阳新农发集团与武汉宜速鲜的前期合作提供大力支持,同时积极搭建沟通桥梁,助力供广后续顺利介入,全力保障三方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从蓝图变为现实。


      从长远来看,三方合作不仅是企业间优势互补的市场选择,更承载着推动乡村振兴、保障民生供给的重要使命。合作将有助于阳新农产品与优质食品推向大武汉及走向大湾区,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供广与武汉宜速鲜的参与则为肉类产业树立标准化、智慧化发展标杆。这种“产地赋能+流通提效+平台拓市”的模式,最终将实现产地增效、企业增收、市民受益的多方共赢,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与民生保障事业贡献坚实力量。